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产品中心 >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大型养路机械使用与维护

 捣固装置检修规则

1 总则

1.1 捣固装置是捣固车(或捣固稳定车)的主要作业部件,直接影响捣固车的施工质量,为规范其检修工作,保证检修质量,特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适用于08-32型自动超平起拨道捣固车、09-32型连续式捣固车、CD08-475型道岔捣固车、DWL-48型连续走行捣固稳定车的捣固装置检修。

1.3 捣固装置的检修工作贯彻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方针,实行检查保养、计划性修理和状态监测修理相结合的检修制度。本规则暂按计划性修理的原则制定检修修程,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开展状态监测修理。

1.4 各单位要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主要零、部件和总成的换件修和专业化集中修,以缩短捣固装置的在修时间,提高检修质量。

2. 基本要求

2.1 捣固装置的检修修程分为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年修和全面检修。各修程的周期为:

2.1.1 日常检查保养在机械施工期间每日进行。

2.1.2 定期检查保养在机械施工期间每月进行1次。

2.1.3 年修因范围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在新机(或上次全面检修后)作业1年(发动机工作1200h)或者作业里程达到300km时实施,另一种在新机作业600km,或上次全面检修后作业550km时实施。

2.1.4 全面检修在新机作业900km或上次全面检修后作业800km时实施。全面检修应基本恢复到新机的技术状态。

2.2 日常检查保养由机组人员实施,定期检查保养、年修和全面检修由专职检修人员和机组人员共同完成。年修在机械段修理车间或基础设施维修基地进行,全面检修在机械段修理车间、基础设施维修基地或经规定程序认证的单位进行。在检修过程中,施修人员必须对检修内容做出详细记录。

2.3 根据检修工作需要,机械段、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和有关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检修设备及工具。检修设备中的仪表、量具等应按规定校验合格。

2.4 机械段、基础设施维修基地和有关单位应配备专职检修人员和质量检验员,并按本规则制订相应的检修细则,编制检修工艺,同时加强检修管理,严格质量控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努力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2.5 年修、全面检修竣工后,由验收人员按本规则验收,并在检修记录上签章。

2.6 捣固装置检修用配件必须是合格品,并符合《大型养路机械配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3 日常检查保养

3.1 日常检查保养主要对捣固装置的润滑、密封、机构的动作、磨耗件等进行检查和保养,以保证捣固装置正常作业。

3.2 捣固装置油箱润滑油油位不足时,按规定添加润滑油至油标刻线上部位置。

3.3 液压马达、油缸和管接头等液压元件应密封良好,无泄漏。

3.4 稀油润滑系统的振动轴油封、镐臂轴承应无漏油。

3.5 集中润滑系统储油罐内的润滑脂高度不足时,添加润滑脂至刻线上部位置,作业前给捣固装置脂润滑系统注润滑脂,同时检查集中润滑系统工作情况:主油泵应工作正常,压力表压力在100bar以下,系统应无泄漏,同时重点检测振动轴内油缸轴承部位应有油脂溢出。

3.6 捣固装置工作时,所有软管应无相互摩擦。

3.7捣镐镐掌高度不低于原高度的80%,应无明显损坏。

3.8 捣固装置作业时滚动轴承、内外油缸连接销套与衬套、镐臂销套与铜套、气缸销和行程挡块销等部位工作正常,无异响。

4、定期检查保养

4.1 定期检查保养是通过对捣固装置进行检查和调整,对状态不良的零、部件实行换件,消除故障隐患,以确保捣固装置正常工作。

4.2捣固装置箱体内的润滑油油应定期抽样检验,并依据检验报告确定是否更换润滑。作业200公里后必须换油,把油箱和箱体内的润滑油放掉,清洗油箱,重新加油至刻线上部位置。

4.3 捣镐损坏、镐掌高度低于原高度的80%、镐身与镐掌过度部位磨损变细、硬质合金捣镐的硬质合金片碎裂时,必须更换捣镐。

4.4油缸缸盖螺钉、支承臂紧固螺栓、各种管接头每周需进行紧固,其它紧固件需定期检查,松动时应拧紧,拧紧力矩符合规定要求。

4.5连续作业2h后测量各轴承档的温度(115℃以下为正常),并检查油封是否漏油。如轴承超温或油封漏油需解体检修。

4.6检查软管,如发现相互摩擦,应采用卡子固定或调整软管位置或包扎处理。如软管磨损严重,应更换。

4.7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缸及管接头有无漏油,如有漏油,需更换。

4.8 检查集中润滑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并无漏油,若有漏油应及时处理。

4.9 作业时其它部位应工作正常无异响。

5 年修

5.1 年修是对捣固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对状态不良的零、部件实行解体检修或更换,以恢复其工作性能。

5.2作业300km时年修

5.2.1开机工作2h,若轴承档的温度超过115℃,或主轴承油封漏油需解体检修。

5.2.2 油缸漏油或活塞杆拉伤时,需更换密封件或活塞杆。

5.2.3 镐臂轴承漏油应拆解。

5.2.4 检查镐臂的捣镐安装孔,若锥孔(或直孔)磨损变大不能紧固镐臂,或镐臂锥孔部位的壁厚磨损超限时,应更换镐臂。

5.2.5 箱体悬臂支承部分的支板有裂纹需焊修。

5.2.6 弹性联轴器的联轴节齿形或弹性齿圈损坏需更换。若08-32、09-32联轴节齿形和弹性齿圈接触面变小,齿形损坏,则箱体悬臂支承部分已变形,需修复。

5.2.7 油缸缸盖螺钉、镐臂销螺母、连杆销螺母、软管接头、管接头等紧固件及连接件需检查并拧紧。

5.2.8 捣镐损坏、磨损后的镐掌高度小于原高度的80%、镐身与镐掌过度部位磨损变细、硬质合金捣镐的硬质合金片碎裂时,须更换捣镐。

5.2.9 液压软管、润滑软管及导柱密封若漏油需处理,软管磨损严重需更换。

5.2.10 按规定更换油箱和箱体内的润滑油。

5.3作业550km~600km时年修

5.3.1 修理时,需更换油缸密封件、导柱密封件、镐臂轴向密封圈、夹持油缸缸盖螺钉。其它零部件视状态按规定修理。

5.3.2 开机工作2h,测量各轴承档的温度(115℃以下为合格),检查08-32、09-32主轴承油封是否漏油,若主轴承温度正常、油封不漏油,可不拆振动轴及主轴承座圈。(若主轴承超温或油封漏油需解体检修。)DWL-48、08-475主轴承需拆下。

5.3.3 按规定拆卸、清洗并按位置对外油缸、内油缸、轴承等作编号。安装在振动轴上的偏心档轴承U20.220、U20.221、U20.223,内圈可不拆下。

5.3.4 振动轴及有关零件的检修

5.3.4.1检查DWL-48、08-475振动轴主轴承档尺寸。如有超限需更换或修复。

5.3.4.2检查DWL-48、08-475主轴承外圈、内圈、滚子、保持架。如有损坏需全套更换。

5.3.4.3 检查偏心档轴承内圈与振动轴的配合。如内圈转动,振动轴需修复或更换。

5.3.4.4  08-32、09-32型振动轴主轴承的检修

5.3.4.4.1 检查主轴承座圈的16个M10螺钉。若有损坏需更换。螺钉拧紧至40N.m。

5.3.4.4.2 用手轻轻盘动振动轴,应无卡滞及异响。检测两侧主轴承的径向游隙,若径向游隙小于0.1mm,可继续使用。若径向游隙大于0.1mm,需拆下主轴承座圈,并检测孔径,如磨损超限需更换。检查主轴承内圈、滚子和保持架,检测径向游隙,无点蚀、保持架完好、径向游隙小于0.1mm,轴承可继续使用。

5.3.4.5 检查轴承座圈2E22.09或UD25.909A。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4.6 检查弹性联轴器。如联轴节齿形或弹性齿圈损坏需更换。

5.3.4.7 检查DWL-48花键联轴器。如内外花键配合间隙变大、花键齿形损坏或孔磨损超限,需更换。

5.3.4.8检查08-475振动轴端内花键。如内花键齿严重变形或磨损需更换振动轴。

5.3.4.9 检查飞轮。如变形、键槽损坏或孔磨损超限,需修复或更换。

5.3.5 箱体及有关零件的检修

5.3.5.1探伤检查箱体上各焊缝。主要有:中间体与端板间焊缝;端板与支承梁耳环处焊缝;08-32、09-32悬臂支承部分的支板两端焊缝,09-3X中间体与前后支承连接处焊缝。若有裂纹,需去除后补焊加强,补焊后应进行探伤。

5.3.5.2  08-32、09-32箱体悬臂部分的支板有变形时应修正;悬臂上定位销孔如有超限应修复。

5.3.5.3检查箱体振动轴孔、升降油缸孔尺寸。若08-32、09-32振动轴孔尺寸超限,应选配主轴承座圈;若08-475、DWL-48振动轴孔尺寸超限,需修复;若升降油缸孔尺寸超限需修复。

5.3.5.4检查镐臂铜套和隔套。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5.5检查镐臂铜套与箱体孔之间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更换铜套,并检测箱体孔,若孔超限,应修复后压装新铜套并加工至尺寸。

5.3.5.6检查导柱铜套和导柱。如铜套磨损超限,需更换,如导柱严重拉伤、磕伤或镀铬层已磨去需更换或修复。

5.3.6  08-32、09-32、DWL-48叉形内油缸部件及单耳内油缸部件的检修

5.3.6.1检查叉形内油缸轴承座孔的外观并测量其孔径。若磨损超限,需修复或更换。

5.3.6.2 检查单耳内油缸轴承座圈2E22.09。若磨损超限,需更换。

5.3.6.3 检查轴承U20.220、U20.221、U20.223的外圈、滚子和保持架,如有损坏,需更换。

5.3.6.4 继续使用的轴承座圈及轴承应按原位装配。

5.3.6.5检查油缸孔。若缸孔表面有5道凹槽且深达到0.15或孔径超限,必须更换。

5.3.6.6检查单耳内油缸耳部及活塞杆大端的复合衬套和销套及其配合间隙,若间隙大于0.15,需更换。

5.3.6.7检查单耳内油缸耳部两端面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可选配较厚的尼龙垫圈。

5.3.6.8检查活塞杆。若杆身有较深的拉伤或磕伤,镀铬层已磨去,尺寸超限或M28×1.5螺纹孔损坏,需更换或修复。

5.3.6.9 检查铜活塞,如活塞破损或有裂纹,或活塞环槽、外圆及φ50孔径磨损超限,必须更换。

5.3.6.10 检查活塞螺钉。如有裂纹或螺纹损坏,需更换。

5.3.6.11 检查导套与缸盖。如导套破损或有裂纹,密封槽磨出台阶超限,磨损后其余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6.12按组装工艺组装。活塞螺钉的拧紧力矩为600N.m,缸盖螺钉的拧紧力矩为180N.m。组装后的油缸总成需经过泄漏试验。

5.3.7  08-32、09-32、DWL-48叉形外油缸部件及单耳外油缸部件的检修

5.3.7.1检查油缸孔。如缸孔表面严重拉伤,或孔径超限需更换。

5.3.7.2检查叉形外油缸F35耳孔。如表面拉伤,需修平。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7.3检查F12和F20小耳孔。如磨损超限,需更换或修复。

5.3.7.4 检查活塞杆。如杆身有较深的拉伤或磕伤,或镀铬层已磨去,尺寸超限或M28×1.5螺纹孔损坏,需更换或修复。

5.3.7.5检查单耳外油缸耳部及活塞杆大端的复合衬套和销套及它们的配合间隙,如间隙?笥?0.15需更换。

5.3.7.6 检查单耳耳部两端面的磨损情况,如已磨损可选配较厚的尼龙垫圈。

5.3.7.7检查活塞。如破损或有裂纹,或磨损后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7.8 检查活塞螺钉。如有裂纹或螺纹损坏,需更换。

5.3.7.9 检查导套与缸盖。如导套破损或有裂纹,或密封槽磨出台阶超限,或磨损后其它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7.10 按组装工艺组装。活塞螺钉的拧紧力矩为700N.m,缸盖螺钉的拧紧力矩为180N.m。组装后的油缸总成需经过泄漏试验。

5.3.8  08-475 单耳油缸部件和双耳油缸部件的检修

5.3.8.1检查φ170轴承座孔的外观并测量其孔径。若磨损超限,需修复或更换。

5.3.8.2 检查单耳内油缸轴承座圈2E22.09。若磨损超限,需更换。

5.3.8.3 检查轴承U20.220、U20.221、U20.223的外圈、滚子和保持架。如有损坏,需更换。

5.3.8.4 继续使用的轴承座圈及轴承应按原位装配。

5.3.8.5 检查油缸孔。如缸孔表面严重拉伤,或孔径超限需更换。

5.3.8.6 检查活塞杆。如杆身有较深的拉伤或磕伤,或镀铬层已磨损露出基体金属,或M28×1.5螺纹孔损坏,需更换或修复。

5.3.8.7检查活塞杆大端的复合衬套和销套及它们的配合间隙,如间隙大于0.15需更换。

5.3.8.8检查活塞。如破损或有裂纹,或磨损后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8.9 检查活塞螺钉。如有裂纹或螺纹损坏,需更换。

5.3.8.10检查导套与缸盖。如导套破损或有裂纹,或密封槽磨出台阶超限,或磨损后其它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8.11按组装工艺进行组装。活塞螺钉的拧紧力矩为700N.m,缸盖螺钉的拧紧力矩为180N.m。组装后,油缸总成需经过泄漏试验。

5.3.9  08-475翻转油缸部件的检修

5.3.9.1检查油缸孔。如缸孔表面严重拉伤,或孔径超限需更换。

5.3.9.2检查活塞杆。若杆身有较深的拉伤或磕伤,或镀铬层已磨去、或M16螺纹孔损坏、活塞杆大端φ47孔径超限,需更换或修复。

5.3.9.3检查活塞。如破损或有裂纹,或磨损后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9.4检查活塞螺钉。如有裂纹或螺纹损坏,需更换。

5.3.9.5检查导套与缸盖,如导套破损或有裂纹,或密封槽磨出台阶超限,或磨损后其它尺寸超限,必须更换。

5.3.9.5 按组装工艺进行组装。活塞螺钉的拧紧力矩为235N.m,缸盖螺钉的拧紧力矩为14N.m。组装后的油缸总成需经过泄漏试验。

5.3.10  08-32、09-32、DWL-48镐臂及有关零件的检修

5.3.10.1检查镐臂F35和F55孔。如F35、F55孔拉伤,需修平,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10.2检查08-32镐臂锥孔。如镐臂锥孔磨损超限应更换,如镐臂锥孔部位的壁厚磨损变薄(壁厚小于3)应更换。

5.3.10.3检查09-32、DWL-48镐臂F70捣镐孔。如捣镐孔磨损超限,需更换镐臂。

5.3.10.4检查镐臂销及连杆销。若尾部螺纹损坏累计达2圈以上,或配合面严重拉伤,或头部拆卸工艺孔损坏,需更换;若磨损超限需更换或修复。

5.3.11  08-475镐臂及有关零件的检修

5.3.11.1 检查内镐臂F30、 F36小孔及压入轴衬套的F60孔,如F30、F36及F60孔拉伤,需修平,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11.2 检查外镐臂F30、 F60孔,如F30、 F60孔拉伤,需修平,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11.3 检查鹤嘴镐臂F30、F35、F55孔及压入轴衬套的F60孔,如F30、F35、F55及F60孔拉伤,需修平,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5.3.11.4 检查内外镐臂锥孔。如镐臂锥孔磨损超限应更换,如镐臂锥孔部位的壁厚磨损变薄(壁厚小于10)应更换。

5.3.11.5 检查三种镐臂上用于控制油缸行程的凸台,如凸台磨损超限,需经焊补再加工至规定尺寸。

5.3.11.6 检查旋转轴、镐臂销、连杆销及销, 若尾部螺纹损坏累计达2圈以上,或配合面严重拉伤,或头部拆卸工艺孔损坏,或磨损后尺寸超限需更换。

5.3.12 气缸及有关零件的检修

5.3.12.1检查缸体,如缸体损坏或缸体尾部孔磨损超限需更换。

5.3.12.2检查活塞杆,如镀铬层已磨去不能再用。

5.3.12.3组装后需做泄漏试验,应无内、外泄漏。

5.3.12.4检查行程挡块和F12,F16和F20三种小销子,如损坏或磨损超限需更换。

5.3.13 支承臂及油箱的检修

5.3.13.1检查支承臂与箱体的连接螺栓,如有裂纹、螺纹损坏、弯曲变形需更换。

5.3.13.2支承臂的F20定位销孔如磨损超限需修复。

5.3.13.3油标损坏或漏油的需修复或更换。黄油嘴的钢球或弹簧损坏的需更换。

5.3.14液压、润滑管路的检修

5.3.14.1检查液压软管及两端接头,如软管有损伤、老化、龟裂及磨损严重的,需更换软管;如接头损坏,需更换整根液压油管。

5.3.14.2 润滑软管磨损严重的需更换,管接头损坏的需更换。

5.3.14.3 脂润滑系统分配器应进行注脂试验,若有堵塞,应修复或更换。

5.3.15 按组装工艺进行捣固装置的组装。组装后按规定加入润滑油和润滑脂。

5.3.16组装后的捣固装置应进行台架试验。

08-32捣固装置台架试验要求:试验时内油缸大腔油压4MPa,内油缸小腔油压12MPa,外油缸大、小腔油压12MPa,风压0.6MPa,油缸活塞杆隔5秒进(或出)一次。振动轴转速为1000r/min时,运转2h;转速为1500r/min时,运转2h;转速为2100r/min时,运转1h;连续运转5h。每隔1h测量各档轴承温度和试验台油温,轴承温度应不高于115℃。

09-32、DWL-48捣固装置台架试验要求:试验时内油缸大腔油压4MPa,内油缸小腔油压12MPa,外油缸大、小腔油压12MPa,风压0.6MPa,油缸活塞杆隔5秒进(或出)一次。振动轴转速为1400r/min时,运转2h;转速为1700r/min时,运转2h;转速为2100r/min时,运转1h;连续运转5h。每隔1h测量各档轴承温度和试验台油温,轴承温度应不高于115℃。

08-475捣固装置台架试验要求:试验时夹持油缸大、小腔油压为14MPa,夹持油缸的活塞杆隔5秒进(或出)一次。振动轴转速为1400r/min时运转1.5h,转速为1700r/min时运转1h,转速为2100r/min时运转1.5h。达到每一转速对应的运转时间后测量各轴承温度,轴承温度应不高于115℃。

6 全面检修

6.1 全面检修应对捣固装置进行全面解体检查,彻底修理,重新组装、调整,使其基本恢复到新造的技术状态。

6.2全面检修时,所有的轴承、密封件、油缸的缸盖螺钉和活塞螺钉、气缸的减振套及活塞杆大端衬套、液压及润滑软管均须更换。其余零件经过清洗、检验,已损坏和磨损到限的零件,需更换或修复。修复后的零件应恢复到其原形尺寸及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6.3  振动轴及有关零件的检修

6.3.1 检测振动轴各档尺寸。如磨损超限须更换或修复。

6.3.2 检查振动轴表面,如有烧伤、凹槽及螺纹损坏的须更换。

6.3.3 检查振动轴有无弯曲变形。用百分表检查振动轴直档,若飞轮档相对主轴颈的跳动大于0.1,振动轴需更换。

6.3.4 振动轴需经磁粉探伤,如有裂纹须更换。

6.3.5检查轴承座圈2E22.09或UD25.909A,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6.3.6 检查08-32、09-32隔圈DL23.108,如外圆面磨成沟状,或磨损超限需更换。

6.3.7检查08-32、09-32主轴承座圈,如磨损超限,需更换。

6.3.8检查飞轮,如变形、键槽损坏或孔磨损变大,需更换或修复。

6.3.9检查DWL-48花键联轴器,如内外花键配合间隙变大、花键齿形损坏或孔磨损超限,需更换。

6.3.10 检查08-475振动轴端内花键,如内花键齿严重变形或磨损需更换振动轴。

6.4 其余零件的检修及捣固装置的组装试验要求参见5.3.5~5.3.16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