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里的21台进口数控磨齿机,全部由我们工段自己负责维修,2015年之后我们就不再被这些机床的外国制造商‘卡脖子’,我们通过摸索和钻研掌握这些机床的修复和调试技术后,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维修成本约300万元。”中车戚墅堰所齿轮传动事业部维修工段班长伏宇璐自豪地说。
机床维修是门技术活,尤其是近年越来越先进的数控机床维修。伏宇璐就是在这一行里,越学越来劲、越干越有劲的技术工人。
2008年8月,伏宇璐从常州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便踏入中车戚墅堰所基建设备动力部,当了维修工。他说,当时做维修,懂了车、铣、刨等设备结构和原理,一般机器维修都能搞定。但2011年,所里的维修工种从动力部并入齿轮传动事业部后,他发现原来的几把“刷子”已经搞不定数控设备的维修了。这让好奇的他,变得好学起来。
一次,一台瑞士进口的立式磨床发生重大故障,静压力矩主轴工作台无法工作且伴有糊味。经过缜密检查,发现线圈三相对地短路,导致西门子驱动控制器烧坏。这是全公司唯一一台“宝贝”,但这台进口磨床一无结构图纸,二无资料可查询,有限的操作说明书,根本没法对它“下手”。打电话给国外制造厂商,对方回复“零部件整体更换,费用85万元,修理时间6个月”。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伏宇璐大胆地向公司请缨:由他们维修班来试拆、试修。
“当时,心里也没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从拆卸第一只螺丝钉起,每拆一样,都帮它编上号,按照顺序一个个记录下来。这台机器全部拆到好,足足用了72个小时,大小零配件有800多个。”伏宇璐说,拆到最后才找到病根——内部线圈严重烧坏。紧接着,他们多方打探,联系到了上海一家线圈定制企业,对该线圈进行线缆检测、数据测试和制作加工。就这样,这台磨床经过半个月的维修与调试,终于又转起来了。
有了第一次试手,伏宇璐对数控机床就像着了迷似的。他的刻苦钻研劲儿,工友们用两个字形容:“疯狂”。他把厂里的数控设备一一列表排队,对于编程难度大的,白天跟着操作师傅学操作,晚上查阅相关资料;对看不懂的英文,拿着中英文字典一个一个查单词。短短数月,他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突飞猛进。
为进一步提升伏宇璐的数控机床维修水平,2019年中车戚墅堰所把他送到北京的西门子公司参加了培训学习。伏宇璐收获满满,“这次培训让我大开眼界,各种程序可以与数据互换,数控设备原来可以这么‘玩’,真叫变幻莫测。”
学成回来的伏宇璐,在小组改善项目和小改小革上更是乐此不疲。借助企业建立的“张学斌党员先锋工作室”平台,伏宇璐与师父张学斌一起组建戚所培训学院维修实训中心,让大家能在实训基地攻关维修技术难题。他带领班组共完成技改项目达80余项,为企业直接节省维修成本近千万元,获国家专利2项。
伏宇璐在数控机床的维修路上越战越勇,铆足劲参加各类创新技能大赛,先后夺得“振兴杯”江苏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第2名,2020年第十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组决赛中荣获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第7名、铜奖。对于自己的成长,他感恩地说:“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企业的培养与关爱,各级团委对我们青年帮助还是蛮大的,为我们比赛、培训等提供了很多资源和便利。”近年来,伏宇璐先后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省技术能手、省五一创新能手等称号,取得机修钳工高级技师、机床装调维修技师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