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颁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这一重要制度的修订完善,深刻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性举措,为新形势下推进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中央企业,中国中车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条例》为准绳,让勤俭节约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筑牢作风根基。
传承节俭基因,筑牢思想根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国中车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史。从民族工业的艰难起步,到如今领跑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节俭始终是中车人的优良传统。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坚决破除“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无所谓”的错误思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无论是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还是经营管理、后勤保障,都要精打细算,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聚焦关键领域,强化精细管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厉行节约不是简单的“省”,而是要通过科学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环节,要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材料损耗,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在采购环节,要加强供应链成本管控,推行集中采购和阳光采购;在办公管理上,要推进无纸化办公,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和物资浪费。此外,还要特别关注部分企业食堂餐余存在浪费现象,个别单位公务接待超标,一些车间材料利用率偏低,办公区域“长昼明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
创新监督机制,确保长效落实。“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节约监督体系,将反浪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条例》规定。在公务活动中坚持轻车简从,在食堂用餐自觉践行“光盘”,在下基层时主动关注成本管控。要把厉行节约作为考察干部作风的重要内容,对顶风违纪的要严肃问责。此外,也要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成本管控,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浪费点,实现精准降本,鼓励员工从“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形成“人人讲节约、事事重效益”的良好氛围。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成本控制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传家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重要指示,从每一餐饭做起,从每一张纸用起,将勤俭节约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