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交通强国、“双碳”等国家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支撑实验室更加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技术研究,贯彻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吸引和聚集高水平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实验室根据国家科技部《全国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公开发布2026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一、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实验室围绕高效低碳大功率动力技术与装备、机车低动力作用技术与结构、重载机车与列车自主协同控制、电力机车数字孪生四大任务,开展有组织的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技术研究,着力打造电力机车领域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资助方向
实验室开放课题应紧密围绕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2年。2026年度拟重点支持以下方向:
1.面向轨道交通巡检的高可靠性缺陷检测算法研究
针对轨道交通巡检在雨雪、大雾、夜间、隧道等复杂场景下轨道表面微小缺陷难以检测等问题,开展全天候高可靠轨道巡检智能识别技术研究。重点探索多源场景数据构建、增强视觉模型设计、复杂环境自适应增强与不确定性评估等技术,突破轨道关键构件与微小缺陷智能识别准确性。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2.面向大功率机车牵引/辅助供电的新型功率器件高效应用研究
研究适配新型功率器件(如SiC/GaN)的牵引或辅助供电高效拓扑方案,阐明其相较传统拓扑在能耗、承压、谐波抑制上的关键优化特性;构建功率器件、无源部件等关键部件在多工况下的损耗模型,实现系统效率精准评估。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3.铁路车辆动力锂电池不一致性演化的风险评估及安全临界点研究
开展不一致性演化路径与安全状态关联性研究,揭示电池包在老化过程中,电压、温度不一致性的演化规律,并建立其与整体安全状态下降的关联模型。开展“短板”单体安全性能拐点识别研究,定位并追踪模组中性能最差的“短板”单体,研究其安全性能出现加速恶化的临界条件。开展系统级安全风险阈值界定研究,界定用于触发预警的系统级不一致性安全阈值,提出一套结合容量衰减与不一致性程度的电池包风险评估与安全临界点判定准则。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4.铁路车辆储氢系统泄漏风险与安全评估研究
开展多工况泄漏扩散仿真与传感器布点优化研究,构建车载高压气氢与液氢储供系统的三维数字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别模拟关键部位在典型条件下的泄漏扩散过程。开展介质自适应的智能泄漏溯源算法开发,基于气氢与液氢的泄漏仿真数据库,开发一种能够识别泄漏介质特征的智能溯源算法。开展安全风险对比分析与原理验证,系统对比气氢与液氢泄漏在扩散范围、可见性、热危害及探测难度等方面的异同;搭建低成本缩尺度气氢泄漏模拟台架,对溯源算法进行原理性离线验证,评估其核心逻辑的可行性。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5.机车高、低品位废热存储与分级控制策略算法研究
针对电力机车关键设备产热不稳定与温度等级差异性问题,开展基于显热、潜热(相变)储热技术的高、低品位废热存储技术研究;并根据用热端需求,针对热量、流量与温度等关键因素制定控制策略算法,实现机车动态运行场景下设备废热存储与稳定输出。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6.机车车辆关键承载部件多源耦合载荷编谱技术研究
针对机车车辆关键承载部件在复杂服役工况条件下的多源、多维、多轴疲劳载荷的编谱问题,研究关键承载部件的载荷边界统计表征方法、研究基于统计包络数据蒙特卡罗随机反演的载荷谱编谱方法、研究基于多源载荷耦合的复杂服役工况下的载荷谱编谱技术,实现高精度载荷谱的高效编制。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7.基于环境记忆的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持续感知与决策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环境记忆的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持续感知与决策建模技术研究:面向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系统长期语义记忆能力需求,针对在遮挡和丢帧等情况下易出现环境理解与决策脱节的问题,强化模型对目标出现、消失及其时序关联的理解,研究将瞬时感知信息转化为具备生命周期的时序上下文记忆实体,构建多源信息融合和时序事件建模一体化的持续理解机制,实现系统从“瞬时检测”到“持续理解”能力跃迁。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8.面向群组列车控制的多维语义地图构建技术研究
针对SLAM点云地图缺少可直接用于群组列车控制的语义信息与几何信息的问题,研究面向列车控制的多维语义地图构建与地图要素自动提取技术,构建包含轨道坡度、曲率、桥梁、隧道、限速区等信息的轻量化分层地图数据结构,设计动态场景解构与语义特征关联重构算法,实现坡度提取、弯道曲率估计和桥隧等关键要素建模,通过地图和定位匹配为群组列车速度规划与控制提供前置关键信息。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9.其他与本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课题
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三、申报条件
1.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由所在单位推荐可开展申报;
2.申请人应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3.申报课题符合本指南资助范围,学术思想新颖,立论依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执行周期内可取得重要进展;
4.申请人及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保障条件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在已承担本实验室开放课题未结题的情况下,不得申请本年度开放课题项目。
四、申请流程
1.申报方式:申请人按照申报书模板填写申报书,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实验室邮箱,申报材料包括加盖单位公章的《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件1)扫描件(pdf文件)及可编辑文件(word文件)和《开放课题汇总表》(附件2)可编辑文件(excel文件),文件统一命名为:项目名称+单位+项目负责人。
纸质版申请书请邮寄至实验室联系人处。
2.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11月28日17:00
五、其他
1.申报书中的预算应符合实验室有关规定(详见申报书模板),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预算项点,后续签订合同时,实验室将直接进行核减;
2.申请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规性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所填报信息不涉及涉密内容;
3.申请人提交项目申请书即为同意本指南及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后续如获得资助,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4.对于后续正式立项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将自动作为实验室流动研究人员,按照实验室流动人员管理。
联系人:王董运、王士豪
电子信箱:zczjsys@crrcgc.cc
电话:15502819398
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石峰区田心路1号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412001
网址:https://www.crrcgc.cc/zj/
六、下载附件
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