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跨越山海,共筑繁荣: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跨境开行两周年

来源: 2025-04-14

  4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跨境开行两周年。这条承载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愿景的“黄金通道”,用速度改写地理界限,用温度连接两国民心,架起连接中国与老挝的友谊桥梁,成为区域互联互通与民心相通的生动典范。老挝总理宋赛高度评价老中铁路,称其为“老挝的战略项目,与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

  数据见证黄金通道活力

  两年前,由中车大连公司参与研制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分别从昆明南、万象火车站准点双向对开,这条“黄金通道”正式迈入国际客运时代。截至4月12日,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7.4万列,发送旅客超5080万人次,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8.7万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开行货物列车5.3万列,累计运输货物突破5720万吨,这条“黄金通道”不仅运载旅客,更通过跨境货物运输,让云南鲜花、老挝咖啡走入彼此生活。

  中国标准铸就“硬联通”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北起昆明,南至万象,全长1035公里。跨境列车采用时速160公里的动力集中型“复兴号”“澜沧号”动车组,编组9辆,定员720人,每组座椅下方均设有中国和老挝标准电源插座,旅客信息显示、广播和服务标识均采用中、老、英三种语言。列车每日双向对开,朝发夕至,全程经停昆明南、万象等8个车站,单程仅需9小时30分。将“天涯”变“咫尺”,为沿线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智慧运维构建“软联通”

  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让老挝成为“陆联国”的梦想成为现实。实现“硬联通”,还要抓好“软联通”,做好铁路后续运维和安全保障,打造高质量、可持续、惠民生的沿线经济带。

  中老铁路昆明服务站坚持每日“趟检”及“送车”制度,确保车组出库“零故障”;组织相关方每日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在故障报出前预警并处置,通过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让列车驰骋在“黄金线路”上,全力保障这一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线路的动车组在国内外的安全稳定运行。

  中老铁路老挝万象服务站立足跨境列车运维实际,打造全天候维保机制,针对热带季风气候特点配合段方在每个雨季来临前做好“雨季高温高湿专项普查”及“跨境班列定期数据分析”方案,确保动车组在老挝段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同步积极参与老挝籍员工技术培养计划,为当地培养了首批铁路技术检修骨干贡献自己的力量。

  731天的速度与温度,连接的不只是山海。两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未来,中车大连公司将继续以“硬联通”夯实合作根基,以“软联通”深化人文交融,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据悉,公司为中老铁路量身打造的第五列“澜沧号”动车组即将正式上线,不仅进一步提升跨境运输效率与旅客出行体验,更为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更强劲的运力支撑,助力“黄金通道”释放更大区域联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