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新华社:探秘中国高铁的“新疆之旅”

来源: 2014-11-10
   ★新华社:探秘中国高铁的“新疆之旅”
  11月8日,记者通过驾驶室风挡玻璃拍摄到的试运行列车。由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的CRH5型动车组,将于16日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鲁木齐至哈密段)正式运行,由于沿途的地理特点鲜明,使这条新开通的线路被称为中国高铁的“新疆之旅”。当日,铁路管理部门组织了试乘活动,使记者有机会提前揭开其神秘面纱。据介绍,将载着乘客完成“新疆之旅”的CRH5型动车组,最高设计时速为250公里。由于兰新铁路沿线地区属温带大陆型气候,所以车体和沿线设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防沙、防风、防雪、保温等要素的设计。乘客上午9时在乌鲁木齐南站出发,中午12点28即可抵达哈密,沿途经过吐鲁番、鄯善、吐哈等站,且能领略到沿途特有的西域风景。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央广网:CRH5型动车组在新疆亮相“试跑”
  新疆新闻在线网6月11日消息:(记者高丽蓉 杨斌 通讯员张永恒报道)新疆首条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新疆和内地“千里一线牵”的状况将彻底改变。
  6月10日,备受关注的新疆首条高速铁路进入重联试验阶段。将来正式开通运营时承担运行任务的主机型——CRH5型动车组在新疆高铁上首次亮相。目前正在抓紧时间联调联试,争取在今年10月份开通乌鲁木齐至哈密段。
  据乌鲁木齐铁路局联调联试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乌鲁木齐至鄯善北区段的重联试验将进行5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重联动车组将对高铁线路情况、桥梁隧道工程适用性、牵引供变设备状况、振动噪声、声屏障、电磁环境、综合接地等各项数据进行综合检测。列车试验运营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250公里。
  6月10日,新疆都市报记者来到了专门为动车新建的站台,虽然还未完全完工,但站台雏形已经形成,通往站台的楼梯设有步行楼梯和相邻的电梯,站台的界线是橘黄色砖块铺成,还未完工的地方工人正在加班加点施工中。
  6月10日将进行三个时间段测试,分别为第一时段从乌鲁木齐站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出发到达鄯善北车站,再从鄯善北车站以每小时200公里返回乌鲁木齐;第二时间段,从乌鲁木齐站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出发到达鄯善北车站,再从鄯善北车站以每小时220公里返回乌鲁木齐;第三时段,从乌鲁木齐站以每小时220公里的速度出发到达鄯善北车站,再从鄯善北车站以每小时240公里返回乌鲁木齐。第一时间段是早晨9时22分出发,10时55分到达鄯善北站。动车以每小时180公里的行驶速度比普通列车提前了2小时,如果提速到每小时240公里,真有坐飞机的感觉了。
  据了解,担任此次重联试验的CRH5型动车组,适用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运行,该机型是经过哈(尔滨)大(连)铁路正式运行验证的机型。车型全列定员622人。考虑到将来正式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需要将两列动车连挂运行来提升运能,所以进行重联试验。这种试验方式在其他高速铁路上也都会进行。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自兰州铁路枢纽兰州西站引出,经青海省西宁,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全线共设39个车站。该铁路为双线电气化国家I级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线路全长177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全长710公里,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今年6月3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成后,将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间形成一条新的大能力快速铁路通道,不仅将完善国家西部铁路网,大大提升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增进西部地区与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沿线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而且对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快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产生深远影响。
  ■继续阅读
  重点工程保动车陆地“航行”
  乘坐“试跑”动检车行驶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映入眼帘的除了城市乡村、茫茫戈壁,更多的是形态各异的防风工程,这些三四米高的“防风长城”,将列车保护在“襁褓”之中。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共710公里,线路途经的烟墩、百里、三十里、达坂城四大风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部分区段年均大于8级大风天数达208天,最大时风速可达60米/秒,相当于17级风。
  710公里长的新疆段,有防风工程的路段就长达46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65%。这些防风工程技术的运用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尚属首次,规模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
  由于防风工程的保护,在风速不大于每秒30米的情况下(约11级),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高速列车可以200公里-250公里的时速运行,在风速不大于每秒40米的情况下(约13级)能以120公里时速运行。
  当前在技术层面已完全解决了新疆特殊地理环境的难题,高铁沿线设有监控系统,随时把前方路况通知车内,如果路况没有达到通行标准,列车便会启动相应的措施。同时,气象部门也随时和列车指挥部门保持即时通讯,保障列车运行环境适合、安全。
  工程未动,环保先行
  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设计之初,设计部门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决定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建造全长5.6公里、最大高度达28米的达坂城湿地特大桥,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在风区架设跨长136米,自重653吨的钢管拱,是这座特大桥整体建设的关键工序和难点项目,它不同于其他同类施工在桥上直接拼装的方法,而是在桥下拼装后,再到桥上滑移800多米对位,这种方法在全国铁路桥梁建设中尚属首例。”乌鲁木齐铁路局副总工程师杨毅说,它也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跨度最大的桥梁,连续跨越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高速公路、既有兰新铁路、314国道、油气管道、达坂城湿地等。除此之外,铁路部门严格按照环保部门划定的区域展开施工,靠近湿地一侧全部采用钢护栏封闭,生活区均设在湿地以外,基础施工的泥浆、开挖土、施工垃圾等全部外运,最大限度地保持湿地不受外界因素侵害。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在穿过吐鲁番、鄯善等地时,还不可避免地跨越了世界文化遗产—坎儿井。中铁二局兰新二线项目部5标段三工区党委书记周旭明介绍,他所在的标段管内14座坎儿井全部整修完毕,仅一期投入维修加固费用就达100万元。鄯善县国土资源局、鄯善县水利局、中铁二局兰新二线项目部等组成联合验收小组,对加固后的坎儿井进行检验,合格率达100%。
  动车朝发夕至
  据铁路部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全国动车都实行的是朝发夕至的运行模式。等全线通车后,可以实现乌市-北京的直达。
  全线开通运营并与国内其他铁路网接轨后,乌鲁木齐到兰州的时间将由目前的16小时缩短至9小时左右,到北京的时间也将比目前缩短一半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受益的不仅仅是高速动车!正式通车后,通往上海、武汉等地的普通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将共同在该线路上运营。由于线路标准的提升,普通机车的运行速度也会有所提高,所以这条连接新疆和内地的交通大动脉将全面提速。
  动车出发前全面体检
  据乌鲁木齐铁路局动车运用所所长尹鹏飞介绍,动车不仅仅在每运行5000公里就会全面体检一次,而且在每一次运行前都会对各种设备、配件、性能参数进行检查测试,确保质量标准,达到质量标准以后才能从动车所出发运行。
  动车的所有配件、性能指标和参数都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到动车所的信息屏幕上,对动车司机和随车机械师还有行车过程中的故障进行随时监控,随时都会显示在显示屏上,以便随车机械师对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
  目前已经开始进行乌鲁木齐-鄯善北站的重联试验阶段,主要是测量两列动车今后的大运行流量的运输方面,重联试验就是为了明确如何提高旅客的运送能力,不再进行速度等级的测试,最高测速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今后单列最大的运营的模式也是重联模式,如果一列动车只能乘坐622人,两列连挂乘坐1244人,这也是今天单趟动车连挂运量上的最大限度的测试。 (编校/艾吉尔古丽)
  ★新疆网:新疆高铁CRH5动车组 运行平稳噪声小时速200公里
  新疆网讯(记者王艳红)6月10日,新疆高铁CRH5动车组首次亮相并进行重联试验,记者从乌鲁木齐火车站登乘动车组体验。
  CRH5型动车组主要适用于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运行。
  当日,CRH5型动车组在乌鲁木齐至鄯善北间共“试跑”三次,第一次去时最快时速180公里,返回200公里;第二次去时最快时速200公里,返回220公里;第三次去时最快时速220公里,返回2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