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哈尔滨、大连12月1日电 今天上午9点,首列编号为D502次的高速列车在漂亮的哈尔滨西站准时发出。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也同时首发,标志着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此时,哈尔滨市室外寒风凛冽,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而哈尔滨西站则春意盎然。列车发出前,司乘人员整装待发,众多旅客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之情。丛雁,一位79岁的老先生,此次将乘D502去大连给妹夫过生日,以前此类事都是打电话,因为东北的冬天天气太冷,这个时候出门很不方便。听说哈大高铁要通车,很早就让儿女给买票,今天坐上首趟高铁心情非常激动。
“从皑皑白雪到蓝蓝大海,几个小时之内就体验到这两种风光,真是太享受了。”首次乘车体验的刘先生家就住在哈尔滨,他说,这几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开通了高铁,一直就盼着东北也能修高铁,听说哈大高铁建设的消息,就天天翘首以盼,今天哈大高铁终于开通,圆了东北人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方便、安全、快捷出行的梦想。
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营业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哈大高铁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全线设23个车站。
为探索积累高寒地区高铁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增加哈大高铁运营的安全冗余,尤其是确保冬季运营安全,铁路部门在哈大高铁运营初期,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开行动车组列车,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冬季运行图实施阶段为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共4个月,按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运营。夏季运行图实施阶段为每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共8个月,按时速300公里速度等级运营。此次冬季运行图共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7对。
今天首发的D502次列车早9点从哈尔滨出发,终点到大连时间14点20分,全程运行时间为5个多小时,执行的是冬季运行图。
9点整,白蓝相间的380B准时启动,几分钟后,显示屏速度便迅速升至每小时200公里,飞驰的车窗外是一片皑皑白雪,而车厢内的温度则温暖如春,恒定温度为22摄氏度。
与此前通车的京沪、郑西、京广高铁武广段和即将开通的京广高铁京石武段不同,哈大高铁是我国高寒地区修建的第一条长大高铁干线,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摄氏度左右,最大积雪厚度30厘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达205厘米。
这条高寒高铁是怎样修成的?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赵玉堂介绍说,针对高寒地区的特殊环境,铁道部专题组织了22项科研课题,系统开展了技术创新工作,解决了路基“冻胀”控制技术难题。研制了适应低温运营环境的高寒动车组,掌握了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低温适应性技术,形成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成套技术。相关技术都经过了试验验证和运行试验,在运行试验期间动车组最高试验时速达到385公里。试验结果表明,哈大高铁技术是可靠的。
赵玉堂说,从9月下旬到11月底,哈大高铁进行了2个多月的试运行,分别经历了常温、低温以及大雪甚至暴雪等气候环境,动车组运行试验时速为300公里,共开行试验列车3030多列,总走行234万余公里。运行数据表明,即使在冬季哈大高铁以300公里时速运行,安全是有可靠保证的。
列车一路飞驰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白山黑水之间,不知不觉5个多小时瞬间掠过,14点20分,D502次准时停靠在大连站。
作为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中的重要“一纵”,哈大高铁将通过既有的秦沈客运专线和京秦铁路,实现同已经运营的京沪高铁和即将全线贯通的京广高铁相连。(科技日报 记者/矫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