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 者 按
春秋代序,岁月更迭,从共和国的火热岁月到新时代的意气风发,从偏居田心一隅的默默无闻到全球开枝散叶的笑傲同侪,在似水的流年中,我们在奋斗的路程中勇敢跋涉,在无悔的青春中,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时代印记。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一往无前?是什么力量,让我们无怨无悔?也许她藏在老房子的斑驳中,也许她停留在老画面的影像中。在“十四五”新局开启之际,株洲所企业文化部推出系列短视频,挖掘60余年的珍藏,讲述60余年的故事,唤醒60余年的记忆。重拾株所文化的新意,既是以此对过去的深切回眸,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中,积蓄思想的光芒,汲取发展的伟力,在新时代的征程奋力不忘初心,赓续前行!
“沉香楼”的来历
寻找株所印记,讲好株所故事。
在所科技大楼出门左拐的角落里,静静地了树立了一块崭新的花岗岩石碑,在苍翠的树木掩映下,“沉香楼”三个大字格外夺目,关于它的名字由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1985年,株洲所搬迁到田心北门的麻塘坳,当时的毛塘坳就是一块荒山野地,从1979年开始,前前后后陆续建了7年的时间,一共完成14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株洲所的科技人员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记得当时的科技大楼主楼建成后,大家琢磨想给大楼取个好听的名字,能够代表所里科研人员的情怀和所里的文化底蕴。
为什么会想到“沉香”呢?它来自一个叫《宝莲灯》古老的神话故事,相传住在华山的三圣母的儿子名叫“沉香”,16岁时,他得知自己母亲压在华山下,于是“刀劈华山”,救出自己的母亲,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寓意我们的科技知识分子心怀祖国母亲,立志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伟大志向。
也有人说,“沉香”是一味珍贵的药材,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香气可人,“文革”时代,知识分子被批为“臭老九”,1978年3月,全国科技大会后,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广大科技工作者翻身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变得就像“沉香”一样,得到尊重,人人喜爱。
最后,当时的老所长丁爱国拍板定下了这个名字。接着,又几经努力,专门从上海邀请到了当时91岁高龄的国画大师、书法大师刘海粟老先生题写了“沉香楼”三个大字,再刻成石碑,安放在原来的老科技大楼竹丛边的空地上。
60多年过去了,虽然原来的老石碑不知下落,现在的这块石碑是在建所60周年复建而成的,但沉香楼的文化种子已经在一代代株所人的身上扎下了根,沉香精神也成为株洲所科技知识分子的图腾,激励我们在科技报国的道路上接力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