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中国中车统一组织下,中车永济电机公司聚焦“双赛道 双集群”产业发展新格局,向公众展示了以标准地铁电传动系统、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技术产品及远程运维系统等为代表的“产品+”“风力发电机+”绿色和智能化电气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晓东等陪同下与现场技术营销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详细了解标准地铁永磁牵引电机在高效化、轻量化、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创新优势,听取了控制单元核心系统自主化和运用周期验证、网络控制系统市场应用及风电智能运维系统开发等情况。
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是我国在地铁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对推进“交通强国”、“智慧城轨”具有标志性的划时代意义。本次展出的永磁牵引电机、控制单元、PHM车载单元,是中车永济电机公司以“绿色高效、小型轻量、安全可靠、智能智慧”为目标,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自主研制的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电传动系统关键核心部件。基于TSN的下一代列车通讯网络,极大优化了列车以太网性能,具有精准的流量调度能力,保证多种业务流量实现共网高质量传输,同时兼具了技术及成本的优势。20MW永磁半直驱传动链采用主轴、齿轮箱与发电机集成设计,大幅减少发电机重量,缩短机组轴向尺寸,传动系统更加紧凑,具有“系统集成度高、匹配性高、可靠性高、成本低、温升低、振动低”等特点,对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装备能力、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会期间,大连电牵公司系统设计师李鹤群在技术讲堂发表了题为“系列化中国标准新能源机车电传动系统创新应用”的主题演讲,引起了现场专业技术人员的兴趣和共鸣,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系列化中国标准新能源机车项目旨在研制安全、可靠、智能、舒适、经济、节能、环保的中车标准新能源机车谱系化产品,为响应绿色低碳运输发展要求,推动老旧直流内燃机车转型淘汰,构建现代化的新能源机车产业体系。公司将为系列化中国标准新能源机车提供主辅变流柜、微机网络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支持多种动力源冗余、技术成熟度高、故障导向安全,并且在模块配置创新、大功率高频碳化硅器件应用、设备在线便捷维护等方面具有较大程度提升。
展台一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永平的“隔纸钻气球”挑战赛让这里“人气爆棚”。只见他将一张普通的A4纸放在气球前方,用手电钻在纸上打孔,同时保证气球完好无损。一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0.08毫米,和一根头发丝的粗细差不多,薄薄一张纸的精准发力考验的是钳工操作技能的积累、高超的钻头刃磨能力、对孔的位置、深度的精准控制以及对手电钻力度、方位的稳定掌握。高铁工匠用精湛的技能手艺让现场观众纷纷拍手叫绝、跃跃欲试,让观众零距离、沉浸式感受“工匠精神”的传承,领略打造国家名片的中国高铁工人的风采。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绿色和智能化理念及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解决方案定位,不断在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在工业电驱、工程机械装备以及多个新业务领域不断发力。兆瓦级大功率机车永磁直驱电传动系统、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机、系列化新能源机车平台牵引系统、无人驾驶和牵引电机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PHM)系统、高速永磁电机等新产品相继研制成功。具备全系列风力发电机系统产品的研制及配套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的PHM技术,实现了产品全寿命周期在线监控、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提升了风电场运行品质和效率。
在持续推进以轨道交通和风力发电为核心业务的2+2+N多元产业核心部件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瞄准绿色高效,不断加快永磁、超级铜、氮化镓、碳化硅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推动高端装备产业焕新持续注入澎湃新动力。
基于大功率永磁直驱牵引系统的电力机车,整车效率全速范围内提升3%以上,基于永磁牵引系统的高速动车组,整车功率提升约15%,基于永磁牵引系统的高速动车组以400km/h运行时,每小时可节约用电量450kW·h;将碳化硅器件应用于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整车效率提升5%,节能可达30%,每年可减少132万度用电,减少碳排放约1320吨;研制出超级铜电机,实验证明,超级铜电机比采用纯铜导条电机总损耗降低3.6%。假如全国10%的电机更换为超级铜电机,每年可节约用电27.2亿KW.h,相当于葛洲坝电站两个月发电量。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品牌赋能,为“双碳”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