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与交付中心:姜戈
1.1 项目背景简介
为实现信息化集中管控目标、消除信息孤岛现象、统一数据总线,中车集团于2009年建设形成目前所应用的主数据管理体系,该体系包括物料、供应商、客户、会计科目、银行、初级成本要素、承诺项目共七类主数据标准,同时建立了与七类主数据相配套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各项主数据管理流程、各项主数据管理规范,经过多年的推广及应用目前已有12家所属企业,25套系统应用了主数据标准管理体系,标准化应用成效显著。
为了适应中车集团信息标准化深化应用的需求,贯彻“一个中车,一套标准,一套数据”的信息标准化目标,在原有主数据标准体系的基础之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标准修订工作,针对本次主数据标准的修订,需要对现有主数据标准应用环境进行相应改善,包括主数据管理平台、各企业应用主数据的业务系统等,总部按照总体信息化规划启动了本次主数据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1.2 项目工作目标
按照中车主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目标,本次项目目标如下:
1) 在原北车主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搭建中车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全面优化流程和升级功能,全面覆盖中车各一级子公司;
2) 对中车新版主数据标准全面贯标。用不带企业标识的中车主数据编码替换原有北车企业带有CNR标识主数据编码,优化完善的主数据编码审批工作流程,明确业务归口责任,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固化;
3) 完成TIMDM2.0和SAP MDM、SAP MDM和PI、PI和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接口优化,满足后期系统上线后数据传输需求。开发标准公共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中车MDM 系统与企业各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和数据同步,打通总部和子公司数据通道。
4) 系统功能完善,根据各厂提供的需求清单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1.3 主数据标准修订内容
参考新中车管理要求及各所属企业主数据标准管理需求,本次主数据标准修订方案主要涉及物料、客户、供应商三类主数据。
1.3.1 物料主数据标准修订内容
物料编码长度为13位,修订为由三位字符“M00” 加十位数字无含义流水码组成。编码范围为:M000000000001-M009999999999。
1.3.2 客户主数据修订内容
客户主数据保持现有管理规范不变,仅去掉1000账户组编码中的四位贸易伙伴编码,统一修订为9位无含义流水码,原有1000帐户组客户编码保持不变。
1.3.3 供应商主数据修订内容
供应商主数据保持现有管理规范不变,仅去掉1000账户组编码中的贸易伙伴编码和6000账户组中公司代码设置,统一修订为9位无含义流水码,原有1000帐户组供应商编码保持不变。
1.4 项目工作内容
根据上述主数据管理修订内容,设置本次主数据标准建设内容如下:
1.4.1 物料编码修订建设
替换集团主数据管理平台现有数据,统一替换成“M00”码,后续10位无含义流水码保持不变,保证系统上线后集团级数据编码统一;
未应用主数据标准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新编码。
已应用主数据标准的系统,已发“CNR”码保持不变,历史业务不变,新发码将按“M00”新标准下发。
所属企业内使用的“CNR”码与集团系统“M00”码之间的转换由集团系统设置并自动完成。集团系统包括并不限于MDM平台、SRM平台、BW平台等。
1.4.2 主数据管理系统优化
调研并收集各企业和集团现有主数据管理系统应用问题,汇总并形成整体优化方案。
按照集团规定的时间,完成主数据管理系统各项优化工作。
按照集团规定的时间,完成主数据管理系统优化后的测试、培训及上线切换工作。
1.4.3 已应用主数据系统接口优化
对目前与集团MDM系统进行接口的各业务系统进行接口调整和测试,满足各业务系统数据需求。包括:SAP ERP、SRM、BW、PLM、RS10 ERP等。
1.4.4 标准接口实现
在优化后的主数据管理平台中完善标准接口,为后续应用主数据标准的企业提供稳定的标准接口服务功能。
1.4.5 供应商、客户修订建设
供应商1000账户组和6000账户组,客户1000账户组相关主数据,已经按原有规则分配编码的供应商、客户编码不变,新申请的供应商及客户统一按照无含义流水码分配编码。
主数据管理系统内部分需要从其他账户组调整至1000账户组的供应商、客户,由集团统一给码后推送至企业内系统,同时将对应关系告知企业内数据管理员,原编码供应商、客户所涉及到的主数据、业务单据由企业业务人员自行安排冻结或切换时间。
供应商、客户数据申请模板变更,供应商、客户三证合一标识码的记录与推送逻辑由集团统一设定,企业系统管理员配合调整接收程序,SAP ERP系统、中车信息公司实施的PLM系统由集团统一实施,RS10 ERP系统及其他应用系统由企业协调相应系统运维人员进行调整。
1.5 实施方案及计划
充分梳理工作内容后,项目实施重点内容包括如下七点:
1) 物料主数据编码替换,新旧码切换管理流程理顺。
2) 主数据管理系统各项接口优化完善,流程巩固。
3) 主数据管理系统升级,功能及性能优化。
4) 已对接的SRM、BW、SAP ERP、RS10、PLM等系统整改。
5) 面向未来贯标企业,完善标准接口,并通过本项目加以推广。
6) 完善供应商、客户管理属性,完善分类属性及三证合一标识记录。
7) 协助业务部门进行跨账户组供应商、客户业务切换。
实施阶段按工作内容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MDM平台调整及试点阶段,工作内容如下:
搭建工作流2.0测试集成环境,工作流2.0系统跟SAP MDM系统物料统一换码。
调整《工作流-SAP MDM》接口,缩短接口路径,提高效率。
调整《SAP MDM-应用系统》接口,实现根据企业已存码,确定发码类型。
1月31日前完成工作流2.0环境与SRM等总部系统、试点单位系统联调测试。
阶段二,企业端系统调整阶段,工作内容如下:
2016年3月31日前,完成各对接系统调整。
完成系统接口联调测试,确保各项方案实现落地。
根据企业调研内容,完善TIMDM2.0系统,4月前完成主要功能。
PI接口测试环境切换,完成已贯标企业的系统调整和集成测试工作。
阶段三,培训及上线阶段,工作内容如下:
完成新系统用户培训、标准培训、数据准备等工作。
4月30日以前,生产环境切换。
后续三个月运维时间,对系统进行持续完善和改进。
协助企业完成主数据问题、客户供应商业务切换等工作。
项目工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里程碑1:项目启动,完成时间:2015.12.01
里程碑2:蓝图规划,完成时间:2015.12.30
里程碑3:测试环境2.0系统确认,完成时间:2016.01.31
里程碑4:企业接口集成测试完成,预计完成时间:2016.04.04
里程碑5:五一前正式环境切换,预计完成时间:2016.04.30
里程碑6:完成运维支持,预计完成时间:2016.07.30
1.6 项目进展简介
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目前项目开发、测试、实施三个团队人员已经按计划全面展开工作:
1) 项目总体方案确定,主数据修订细节经过多轮论证已经明确。
2) 项目相关各项细化技术方案已确认。
3) 系统各项接口调整完毕。
4) 齐齐哈尔公司、济南公司试点单位系统调整、测试完毕,其他已贯标企业正在调整。
5) 系统优化及开发工作正在进行,上线前三轮迭代,已完成第一轮。
6) 后续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