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唐山骄傲:唐车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龙号”机车揭开百年传奇

来源: 2013-03-02

唐山骄傲:


唐车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


“龙号”机车揭开百年传奇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3年2月26日A3版   记者:闫漪 李金花


    1881年11月8日,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与此同时,在激进与保守、封闭与开放、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与交锋中,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粒种子,唐车(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的简称)的前身胥各庄修车厂,也在中国铁路的起点上应运而生,并先后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和中国第一辆专用客车“銮舆龙车”,开启了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先河。


    130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简陋的工厂随时代大潮风云转变。从中国民族工业的起点上延续至今,唐车已经成为中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龙号”的子孙遍布神州,唐车研制的“和谐号”CRH380BL动车组运营试验时速达到了487.3公里,成为世界第一速度,而它还在继续创造着奇迹……


    A “龙号”机车神秘诞生


    1881年,唐胥铁路诞生,同年6月9日,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也在中华大地上发出第一声轰鸣。次年,中国第一座机车制造工厂在胥各庄诞生,后来这座工厂迁移至唐山,唐山大地震前被称为南厂,即唐车前身。


    静默于2013年的早春里,南厂的大门红漆斑驳,冰凉而粗糙。和那些诞生于此的传奇相比,这扇大门如今低调得近乎寒酸。但历史却给了它一个极高的定位:中国铁路的机车大门。


    1881年春,开平矿务局经清政府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允准,出资开掘运煤河及修建唐胥运煤铁路。随后,在胥各庄(今丰南区)唐胥铁路终端和运煤河码头附近建立了修车厂,即唐山机车车辆厂的前身。


    作为中国第一台蒸气机车,“龙号”机车的诞生过程充斥着神秘色彩。1881年6月9日,在唐胥铁路  旁的一座机械厂房里,依照英国工程师金达设计的图纸,几十名工人利用开矿用的卷扬机锅炉、槽钢及铸铁车轮,偷偷装配成了一台能牵引100余吨的机车,英国人给它起名叫做“ROCKETOFCHINA(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由此诞生。工人们在车头上镶嵌了两条金光闪闪的飞龙,亲切地称呼它为“龙号”机车。尽管时速只有5公里,尽管牵引力仅有100多吨,但在中国铁路的起点上,“龙号”机车发出的第一声轰鸣,宣告着一个新历史的诞生。


    然而,当时清政府在谕旨中明文规定,不准在铁路上使用蒸汽机,“龙号”机车在唐胥铁路上运行不久后,就被冠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的罪名而被“囚禁”。于是上演了一场驴、马拉着煤车在铁道上滑行的世界级闹剧。然而,中国的机车制造业尤如一粒重石强压下的种子,它顽强地冲破阻力,向上伸展出生机勃勃的嫩芽。


    1882年,开平煤矿的产量由1881年的3600吨猛增到38000吨,马拉驴拖实在无法完成运输任务。金达对“龙号”机车进行了改造,时速提高到了30公里。为了堵住反对派的嘴,开平矿务局邀请了一批“特殊客人”搞了一次特殊的运行。那一天,特制的豪华车厢里坐满了头戴花翎、身着官服的清朝官员们。“龙号”机车载着这些人,以30公里的时速从容运行,又快又稳的机车最终以实力征服了那些反对派。当年10月,清政府又从英国购入了两台“0”号机车,投入唐胥铁路。


    B 风雨飘摇中铸造不朽历史


    2013年1月4日,中国煤炭史志委员会专家委员、开滦博物馆专家杨磊正式披露了一组“龙号机车”的相关历史老照片。“有一张车间外景照片很好地证实了‘龙号机车’的建造地就在唐山矿。因为照片中显示的是唐山矿一号井附近的两个机械车间,车间外摆放着四对车轮和一个方形车厢,车间南面是锅炉房的方形大烟筒和一号矿井井架”杨磊说。


    简陋的厂房,几十名工人和几台老式皮带车床……以这样的“装备”,造就了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开端,这让唐山无法不骄傲。在建厂不到3年的时间里,唐车就制造出了机车、客车和货车,因此被誉为“中国铁路机车车辆的摇篮。”


    1886年,清政府成立了官督商办的开平铁路公司,用10万两白银买下唐胥铁路和唐山修车厂。从此,唐车脱离开平矿务局,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独立的铁路企业。到1900年,唐车生产已具备相当规模。当年制造莫古式机车6台,制造各型客车21辆,行李邮政车3辆,货车257辆,守车18辆,走在了旧中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的最前列。


    从创始到1932年,唐车陆续创造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客车、京张铁路系列机车车辆、中国第一辆铁路邮政车、第一辆钢质外皮餐车、第一台“米卡度”式大型机车、第一台“太平洋”式先进干线机车等主打产品,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民国政府曾感叹:“各机厂中,除修理外尚能从事机车改造和制造者,首推唐山机车厂。”


    C “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厂”


    从中国之最到世界之最,唐车人经历了百余年的努力和数辈人的探索,无数人为它的发展献出了青春。


    原工厂副总工程师、新厂建设指挥部总指挥———现年77岁的金涵淼将人生中最美好的30多年留给了唐车。接受记者采访时,金老特意穿了红得耀眼的上衣,衬着银白的头发,以最特别的方式诠释了唐车的整个历史:古远而又透着勃勃生机。


    1969年11月,金涵淼进入唐车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的他曾在哈尔滨铁路局工作过,并很快就成为了南厂的技术骨干。作为唐山机车车辆厂的高级工程师。


    1976年,唐山大地震摧毁了开滦、唐车等百年老企。1979年至1990年,国家将唐车异地重建纳入“六五”、“七五”规划,在距离原厂址以北30公里的丰润区,投资3.5亿元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123万平方米的新厂。在新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金涵淼主持完成了全场123万平方米的总图、运输施工图的设计,并组织实施。1986年,新唐车一期工程竣工———客车新造业务全部迁到新厂生产。


    “新厂建设的同时,老厂生产急需恢复锅炉房,我当时不仅要参与新厂筹建、规划,还要在老长原锅炉房废墟上搞设计,白天画设计图,晚上在家搞结构设计,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设计,为老厂生产生活供热供暖创造条件!”年逾古稀的金涵淼老人对此自豪不已。


    1990年,新唐车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这个重点工程经过国家审计署审计获得“A”级信誉,生活3小区荣获全国银质奖,而金涵淼作为审计建设者代表在中南海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对于金老来说,唐车给了他实现梦想的舞台,也是他一生的牵挂。即使在退休后的十多年里,金老依然是唐车工程技术问题的“智囊”。在金老看来,唐车早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D 百年唐车创造世界速度


    100多年前,那些偷偷制造着“龙号”机车的工人们,心情必定是忐忑而又兴奋的,因为他们认定自己正在创造着一个中国奇迹;可他们肯定想不到,100多年后,唐车的后来者们却创造了让世界震惊的奇迹。


    唐车成立127年后,在距离中国铁路诞生地不到200公里的北京,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诞生了。2008年6月24日,在京津城际铁路上,唐车制造的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CRH3动车组,创下了394.3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时速”。一年后,两列CRH3动车组又在武广高铁创造了时速394.2公里的“世界铁路重联运营最高速”。2011年1月,CRH380BL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创下了时速487.3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当年的“龙号”制造者们可能没有想到,正是那一粒种子,不仅在唐山生根发芽,而且长成了参天大树,将根系、果实伸展洒播到了整个中国。100多年里,数以万计的各种型号的机车、列车从这里开出,领跑着整个中国机车制造行业。


    震后10年,唐车实现了生产线全部搬迁,而原址上的南厂则主要承担了客车检修以及辅助加工等任务。“目前全国的客车检修企业不到10家,南厂就是其一。”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客车检修事业部综合管理处处长宋建东说,百年风雨,老树新花。尽管第一辆蒸气机车已不再轰鸣,但它却揭开了中国机车制造业的百年传奇。


    从130年前的修车厂,到今天央企上市公司中国北车的龙头企业,唐车的发展折射着民族工业由传统不断走向全球化的巨变。而这一传奇,至今仍在唐山这片土地上继续着。


    唐车大事记


    1、1881年6月9日,“龙号”机车运行。


    2、1883年,唐车为开平矿务局的官员制造了一辆“一等客车”,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客车。


    3、1889年,唐车为慈禧太后制造了一辆专用客车俗称“銮舆龙车”。


    4、1911年,唐车按照邮政局设计的图样,完成了新型邮政车的试制,这是中国第一辆铁路邮政车。


    5、1953年,唐车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成功研制生产了新中国第一辆轨道检查车。


    6、1959年,唐车生产的国内第一批高级公务车,作为向建国1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填补了中国铁路车辆产品的空白。


    7、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使唐车遭受重创。在惨绝人寰的重灾面前,唐车的职工们挺起脊梁,奋力自救,实现了当年复产当年出车。


    8、2003年,唐车开发成功了国内第一列摆式列车;


    9、2008年4月11日,唐车公司研制生产的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和谐号”CRH3型高速动车组下线。


    10、2011年1月9日,唐车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新一代时速380公里“和谐号”CRH380B动车组,在京沪高速铁路徐州至蚌埠先导段的运行试验中,创出487.3公里的中国铁路第一时速,再次刷新世界铁路最高试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