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车石家庄公司冷链项目团队
肩负着使命出发,承载着荣誉归来。3月16日,历经一个月的鏖战,中车石家庄公司冷链项目团队成员田澎和侯建泽圆满地完成了支援云南省援鄂抗“疫”民生物资运输任务,安全返回石家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和冷链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披星戴月,为保障抗疫民生物资运输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兵分两路紧急行动 整装出发驰援前线
2月17日13:00,一个来自昆明铁路局的电话打进了公司冷链项目组姬连凯的手机上,“云南省支援武汉抗“疫”的物资,对温度、湿度要求非常高,需要中车石家庄公司的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提供帮助!”原来,此次物资捐赠工作,是由省农业农村厅、商务厅、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昆明铁路局承运,援助物资价值6000万,包括鲜花、果蔬、肉类等农产品,要求一个月内运达。由于鲜花比较娇嫩,对运输储藏过程中的温湿度要求非常高,现有的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都很难满足要求,而公司研发的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具有恒温恒湿、无源释冷、一箱到底、落地成库、节能环保等突出优势。昆明铁路局根据冷链装备前期运营中的优异表现,决定由公司冷链装备承担援助湖北新鲜农产品运送任务,确保民生物资一路领“鲜”。
“好的!我即刻向公司领导汇报,保证高标准完成!”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姬连凯马上将相关情况向公司领导作了汇报,公司高度重视此次援鄂抗疫的任务,全体人员尚未复工,公司领导通过网络会议对项目组的工作进行紧急安排部署,“疫情之下,必须确保冷链装备和救援物资万无一失!”公司决定将项目组成员“兵分两路”:当晚先派出田澎和侯建泽两名员工前往昆明进行业务协调和提供现场服务保障,其他项目组骨干成员则组成“后方智能团”,利用俗称“智能大脑”的信息监控系统,对冷链运输装备的运行状态、货物温湿度等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及时制定充冷方案,实时解决前线提出的技术需求,无偿驰援武汉战“疫”!一声令下,全员出击。项目组快速响应,及时联系昆明局,确定第一批援鄂物资的特点、运输要求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科学详细的运用方案、技术方案、应急预案,为接下来一个月的运输工作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田澎是负责此次前往昆明调试设备工作的“总调度”,在出发之前,他根据公司要求,紧急制定了《冷链项目组出差云南员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预案》,并提前联系好昆明局落实符合公司充冷要求的场地。今年32岁的他孩子刚刚5岁, 这两年来,田澎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出差,365天的时间里,有200多天在外地,“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陪我玩呀?外面都是病毒,你要小心!”孩子的话让田澎红了眼眶......
“90后”的小伙侯建泽是负责充冷装备电力调试工作的,当时他的姥姥已经病重,妈妈一直在病床前照料,他一走,家里的两个小宝宝就只能留给妻子一个人照顾......“我年轻我先上”“坚决服从指挥”是他们俩共同的想法。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他们没有半句怨言,克服一切困难,公司领导再三嘱咐言犹在耳:“你们要全面做好自身防护工作,疫情当前,有任何困难要及时反映。”17日晚9点,他们俩准时踏上了南下的列车。经过1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18日上午10点多抵达昆明,为确保由公司冷链装备运输的第一批援鄂物资顺利装箱,准时发运,他们顾不上吃喝、休息,一下车带着行李就马不停蹄地前往设备发运地,正式开启了他们“黑白”颠倒、夜以继日的工作……
临危不乱保证运输 想方设法解决困难
此时,昆明阴云密布,虽然已近中午,但室外的温度仅有4度左右,田澎和侯建泽顾不上刚下火车的倦意和饥饿,在完成现场情况排查和消毒工作后,他们立即对箱体和充冷装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田澎在排查中发现,充冷设备中的一根油管的螺丝出现了松动,导致制冷剂和冷冻油有少许渗漏,如果不及时维修,将会影响当晚物资的装车和发运。“必须抓紧时间抢修设备,不能耽误发车!”田澎迅速向公司领导汇报请示,冷链项目组负责人紧急联系昆明当地的售后服务人员前去维修,田澎和侯建泽也抓紧完成其他充冷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在维修后第一时间给箱体充冷,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所有的人都在争分夺秒——
“对接松脱管路!”
“对接完成,注入冷冻油!”
“抽真空完成,准备加氟里昂!”
“开机成功!充冷装备恢复正常!”
在充冷装备已经正常工作后,田澎又马上跟随司机奔赴下一站,前去协调和装载当晚需要发出的物资,侯建泽留在现场,对箱体进行充冷,确保物资发运过来后“无缝衔接”及时入箱。
“一切就绪,准备发运!”19日凌晨1点30分,身披“抗击疫情 八方支援”“助力湖北 中车同在”“云南驰援武汉战疫情 中车冷链物流当先锋”的红色条幅,承载着公司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的蓄冷式冷链装备,成为第一批发往湖北的援鄂民生物资专列,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发现问题后,公司冷链团队上下联动、指挥有序、部署得当,一刻也没有耽误物资的运输,云南省政府和昆明铁路局对公司的冷链装备大加赞赏,当即决定请公司再紧急调配6个蓄冷装备和1个充冷设备驰援抗疫民生运输。
此时已是凌晨2点30分,将收尾工作完成后的田澎和侯建泽已经连续工作了近14个小时,期间只吃了一顿饭,几乎没有喝水的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住处,抓紧时间休息,因为等待他们的还有明天一早的工作……
天刚蒙蒙亮,仅仅休息了3个小时的二人就来到停放设备的站点,继续对充冷设备进行维护。考验接踵而来,食宿成为他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站点位于一个集装箱存放的货场,周边没有任何餐厅、旅馆,因为地处偏僻,外卖送餐也无法到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空旷的场地,寒冷的天气,更让田澎和侯建泽感到寒意。“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热乎饭,田澎就去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了面包、火腿肠、八宝粥等充饥;没有热水,他们自备水杯,从门卫处接点热水,因为卫生间距离较远,他们一天尽可能的少喝水;没有休息的地方,侯建泽就用废弃的纸箱子,铺在地上,搭建了一个的“小窝”,用来临时休息和吃饭。
前线后方共渡风雨 抗击疫情彰显担当
“廖工,我已取到货物,并把物资的数据信息都发送给你了,充冷方案就靠你们了!”
“春海哥,根据《货物状态信息记录表》,你看看测温仪应该放到箱体的哪个部位?”田澎在电话里仔细地交待着。
此时,“后方智能团”从17号接到任务后,都在争分夺秒的进行着数据分析和方案的制定。公司以往的运输都是在全方位掌握货物种类、包装形式、尺寸长短、重量大小、是否预冷以及预冷温度等一系列信息的基础上,再通过多次试验计算后,制定出最适合的充冷方案,这次援鄂抗疫的运输任务时间要求非常紧迫,根本来不及去做大量的实验分析,技术组深知这次运输工作的重要性,很多人每天连续工作10几个小时。他们集思广益、忙中有序的进行着每一步的工作,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上报领导、审批通过后第一时间把运输计划和充冷方案传送给现场的工作人员。
负责充冷方案制定的廖良金收到前线发过来下一批即将发运的物资清单后,正在抓紧时间进行着堆码计算;负责冷链信息监控系统的李子潇也时刻监测着设备的各项参数,确保充冷装备的正常运行。大家并肩作战,团结协作,疲惫没有丝毫减少大家工作的积极性。特殊时期,不能面对面,那就屏对屏——视频会议、远程通话,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我们不是医生,不能冲锋陷阵,能做到的就是守土尽责,为打赢这场‘人民的战争’贡献一份力量。”
21日上午,公司增派昆明铁路局的6台蓄冷设备和1台充冷装备抵达昆明,准备迎接下一批物资的发运,一同前来的还有负责充冷设备调试的负责人王蒙。“虽然家里有怀孕的妻子,有年迈的父母,但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必须挺身而出。”王蒙坚定的说道。他主动请缨前往昆明参与设备的调试工作,缓解前方人员紧张的问题。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繁多,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的工作流程分配就成了重中之重。“后方智能团”的指令下达到哪里,现场人员就操作到哪里,哪里发现问题需要去修正,他们就抓紧时间去更改,为的就是抢那几分钟的空白。
侯建泽的姥姥在21日因病去世,他没有向领导请假,而是坚持在岗位上运转;王蒙来的当天,就通宵干了一晚上;指导技术服务和装车工作的田澎事事亲自上阵,一直在忙碌着......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3小时,初春的昆明透着寒意,但是他们帽子和口罩下全是汗水。
“运输一日不停,我们就一日不回”“当听到湖北朋友们对咱们装备运输过去的物资赞不绝口时,我们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田澎坚定的说。一箱箱救援物资,从云南抵达湖北,送到医疗队员和当地居民的手中,送去的不仅是营养和健康,更是爱和希望。继2月21日运送15吨鲜花抵达湖北咸宁,把祝福送到医护人员手中后,2月25日,公司冷链装备又把40吨新鲜蔬菜从彩云之南的田间地头,直接保“鲜”到武汉市古田社区居民家门口,进一步验证、展现了公司移动冷库的优势和魅力;另有15吨鲜花已于26日分别送达湖北黄石和黄冈市;3月7日妇女节前夕,1600捧鲜花送到武汉金银潭医院,为战疫一线的巾帼英雄送去节日的祝福。
湖北当地医护人员及居民赞不绝口道:“从云南经过上千里路程的瓜果蔬菜,到我们手里还能这么新鲜,真是不可思议!”“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心情都好了起来!”。昆明东站副站长陶樯说:“中车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运输鲜花、蔬菜、水果品质优良,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昆明铁路局指定该装备作为鲜花运输的专用载具。”云南花卉、果蔬供应商及湖北政府接收人员也纷纷称赞:“中车移动冷库一箱到底,节省了多次物流搬倒,菜品的品质新鲜如初,对缓解目前武汉市运力紧张、库容紧张、人力搬倒紧张等困难局面作用明显,是疫情之下运输保鲜品、冷藏品最好的冷链物流工具”。截至目前,8个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已完成运送10个批次124吨的运输任务,包括甘蓝、黄瓜、番茄、花菜、沃柑、杏鲍菇、罐头、鲜花等多种民生物资。
3月16日,田澎和侯建泽搭乘昆明飞往石家庄的航班平安落地,公司领导在电话中说道:“感谢你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舍小家顾大家,逆行而上、废寝忘食,坚守在运输前线,石车因你们而骄傲!”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休息,做好防护和返岗前的隔离。田澎和侯建泽表示:“作为石车人,能够加入到抗疫救援的队伍中,感到非常自豪,如果运输工作需要我们,我们随时准备返回到前线!”
疫情虽猛,人情犹在;形势虽紧,使命犹存。这就是公司冷链项目团队,他们勇敢“逆行”、贡献智慧、凝聚力量,用行动书写着抗疫救援的信心和决心,也感召着公司全体员工继续发扬“无役不从”的优良传统,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