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伴随着壬辰龙年钟声的敲响,铸造公司传来喜讯,
2011年实现扭亏增盈。
扭亏增盈,这是怎样一条艰难旅程?
几年前,铸造公司曾背负巨额亏损的沉重包袱,人员基数大,工效水平低,尤其是近三年来受废钢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企业经营步履艰难,仅
2010年铸造公司铸钢厂当年亏损额度就高达1300万元……
内忧外患,负重前行。然而
2011年,铸造公司却用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铿锵有力的事实,完成了一次超越自我的“蝶变”,向齐轨道装备公司、向职工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力克减利因素影响,在生产任务量大、产能达到极限的情况下,不仅全面完成铸钢厂技术改造,而且实现铸件产量13000吨,销售收入1.94亿元,利润12万元。这意味着这个多年背负亏损的企业初步实现了扭亏的目标,并获得了基建技改和生产经营的双丰收。
技术改造 迈出铿锵步伐
科技与装备是企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面对齐轨道装备公司日益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如何整体谋篇布局,提高产能,满足不断攀升的生产需求,成为困扰铸造公司领导班子的一大难题。
夜难寐,食难饮,走路也在思考问题,这成为铸造公司领导班子当时的通病。
然而,再硬的骨头也要啃。随着齐轨道装备公司中期规划的出台,铸造公司“发展精铸、扩大铸铁、改善铸钢,保证杂型车和新产品试制任务”的发展方向清晰呈现。按照这一发展目标,铸造公司班子成员先后多次集体商讨,并召集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动脑筋、出主意、想计策。经过反复论证,本着投入少,见效快,充分利用和发挥既有资源优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并于
2010年得到了公司厂务会一致通过。
项目共投入资金
2400多万元,第一步,将铸钢厂整体迁出精铸厂,实施流水作业,实现产能7000吨目标;第二步,重新规划精铸厂工艺流程,落成全新的制蜡系统和挂砂生产线,实现精铸件年产40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第三步,铸造厂实现扩能改造,达到产能4000吨以上。改造后的铸造公司年生产能力将由7000吨跃升到15000吨以上。
蓝图绘就,整装待发。铸造公司
1000余名干部职工迈着奋进的步伐,向技术改造发起总攻战。
然而道路并非坦途。面对眼前日益增长的现车生产产量,铸造公司抽调工艺、生产、设备、安全系统的干部组成技术改造攻关组,克服技术改造与生产同步进行的困难,积极组织,合理制定技术改造方案,争分夺秒抢时间,在项目论证、立项,再到动工、投产的时间里,技术改造组的全体成员始终奔走在一线,他们没有周六、周日,就连晚上有时也会成为他们的例行工作时间。
全体职工更是将所有的希望化作动力,投入到铸钢厂技术改造项目中,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有一点光发一点光,大家齐心协力,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更是积极为技术改造服务,常常加班加点提前抢出任务量为技术改造赢得时间,大家以一股韧劲、一股拼劲,战胜了改造过程中的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2011年12月30日,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建设,铸造公司铸钢厂主厂房建成投产。主厂房总面积达2016平方米,集铸造、冶炼、浇注、落砂于一体,新建240平方米的职工休息室,新进1台1.5吨电弧炉、2台10吨天车、1套落砂系统及风力输送系统,并配备了国内先进的流水生产线。该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铸钢件产量,并使铸钢件的质量保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铸钢厂从精铸厂迁出后,理顺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员减少了
200多人,产能提高了30%,全年产量能达到7000吨。”铸造公司技术副经理邱力彬在介绍技术改造后的铸钢厂时像对待自家的“孩子”一样,了如指掌。
对比技术改造前后,职工们也切实感受到许多的不一样。“以前我们铸钢厂是半人工半自动的生产模式,铸件一天只能生产十多箱,现在是流水线作业,一天能生产三十多箱,产量提高了一倍还多,而且工作环境也比过去好多了,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提高了生产效率。”铸造公司铸钢厂造型一组组长李中华自豪地说。
初尝技术改造“甜头”后,更坚定了铸造公司领导班子对精铸厂、铸造厂的技术改造决心。随之,精铸厂、铸造厂的技术改造项目也正在按计划逐步推进中。精铸厂新引进的挂砂线及制腊系统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会大大降低材料消耗成本,加之新改进的热处理窑等,将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预计今年
3月份改造后的精铸厂将全面投入使用,今年10月份铸造厂也将迎来全新的“阵容”。
技术改造对于在前行的道路上苦苦求索的铸造公司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翻开了铸造公司崭新的一页,不仅理顺了工艺流程,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更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设备保障能力及产品制造质量,加之减员增效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和实施,为铸造公司走出困境,迎难而上,不断发展坚定了信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产攻坚 奏响奋进乐章
项目促发展,发展聚人心。
技术改造催生的新动力让铸造公司再次焕发了青春,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朝气。一时间,居住在铸造公司附近的职工家属们看到了这样的场面:每天早晚上下班的高峰期,穿梭在铸造公司主干道的职工们多了起来,厂房里传出了各种设备满负荷的运转声……职工们的心劲越来越足,干劲越来越高。
冲天的干劲使铸造公司的干部职工们在生产经营的战场上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生产新纪录。
2011年,为确保齐轨道装备公司15000辆新造货车生产目标的全面完成,铸造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以生产为指令,不计个人得失,全年几乎无节假日,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坚决保证承接生产任务如期完成!
自身身体不适舍不得离开生产岗位,亲人生病也无暇给予更多的照顾,“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感人故事比比皆是。
铸造厂党支部书记李辉的孩子得了重病,可她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的岗位上,身为女同志,却跟男人一样带头组织干部磨活抢任务;生产副厂长崔喜文的爱人患病住进了医院,领导让他休假进行护理,但他只是去医院为爱人办理了入院手续,第二天又出现在攻坚的岗位上,同志们“责问”他时,一句“已经用上药了,有家人看护,我在那儿也使不上劲”简单而又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动;技术副厂长付斌,自身腿脚患有残疾,可干起活来一个顶俩儿;天车工沙洪患肺心病住院,由于单位严重缺人,急忙出院的当天就坚持上二班;维修钳工徐立阳患肺结核住进了医院,但由于厂内厂外两边开炉,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比较高,班组里面又缺少人手,他也是病没有痊愈就来到单位;力工崔晓敏由于缺钾,加之持续的加班晕倒在工作岗位。
“去年,公司生产任务量十分大,我们铸造厂的领导和各个处室的干部主动下现场和我们一起生产,而且常常是加班加点,有时达到
10多个小时,让我们很受鼓舞,我们职工也积极生产,确保任务的完成。”铸造公司铸造厂造型工段班长赵振巍说到这儿脸上满是钦佩。
望着广大干部和职工在生产第一线团结一心、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身影,铸造公司经理刘靖峰、党总支书记盖会恩投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与敬佩!
“齐轨道装备公司如此大的产量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虽然压力空前,但我们干部职工都非常珍惜手中的‘饭碗’,每天早上
5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全年完成任务量3800吨。”铸造公司铸造厂厂长张隆昌感慨颇深地说。
精铸厂蜡型工段为缓解人员少,作业面积紧张等问题,开展“三保一增”劳动竞赛,对作业班次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正常班次调整为小班生产,每天分上下午班,夜班分为前后两班进行压型,最大限度的利用压型设备,从第一道工序开始,为下工序提供充足蜡件。在修型、粘蜡树过程中,质检员跟踪服务,认真指导,职工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标准,不断改正不良的操作习惯。蜡型三组成员长期加班加点,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抢任务,白班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回家,三班干到第二天早上十点钟回家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蜡型二组对每个蜡型精心修理,细致粘补,组树认真,每次检查员检查后都说,他们班组的活儿基本上都能达到免检水平。清理工段为保证清理铸件数量,每天提前进行安全讲话,提前进入工作岗位,抽调几名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专门负责生产进度要求急的生产任务。清理工们中午不回家,将午饭带到单位,吃完后马上就投入到工作中。一年来,精铸厂全体干部都充实到生产一线辅助生产,男职工到最为苦、脏、累的清理岗位上进行铸件修磨,并约定任务不完不下岗,女职工分成两组,每天上午负责压型,下午修型、组树。
像这样的事例在铸造公司还有很多,铸造公司上下不分职位高低,从经理、书记到普通的职能干部都是生产攻坚的一员,全年组织干部劳动
98次,累计参加1566人次。
真诚的付出换来丰收的成果。
2011年,铸造公司完成了240多种新产品铸件的开发、鉴定和试制任务,实现铸件产量13000吨,销售收入1.94亿元,创造了铸造公司生产经营史上的新辉煌。
这是铸造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迎难而上的劳动所得,更是他们辛勤付出汗水的结晶。
岁月曾著风雨,更待满树繁花。铸造公司从困境中走出来,迈出了扭亏为盈的第一步,实现了技术改造升级的新变革。
在总结
2011年大会上,铸造公司经理刘靖峰深情地说:“2011年是铸造公司干部职工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换来了公司的扭亏为盈。2012年,我们更要在生产上抓住机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精细管理,争取获得更大的胜利。”
掌声依旧在,鲜花别样红。胜利的喜悦淹没了一年的疲惫,而铸造公司收获更多的是成熟与稳健、深邃与高远,因为它深知,一个终点的到来,意味着一个起点的开始,虽然以后的路更加漫长、更加坎坷,但有齐轨道装备公司的关注与支持,有千余名干部职工的精诚团结、砥砺前行,铸造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