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车沈阳公司整车落成检查的最后一道工序现场中,你总能看到一位身材瘦弱的年轻人,或眉头紧锁苦思冥想、或激昂陈词据理力争,他深知,他是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卡,他要认真把好产品质量关,坚决杜绝被员工认为是“小事”的一件件质量问题,确保出场铁路车辆的运用安全。
他坚守原则,底线面前不退让。有一次,在检查C64K型敞车时以犀利的专业眼光判断出上心盘有一条隐痕,当时下达处置通知书要求分厂进行分解,分厂多人确认说不是裂纹,要求放行。凭借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让他有十足的自信,他没有同意放行,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和他的一再坚持下,分厂对上心盘进行了分解,一条几乎贯穿上心盘圆脐的裂纹,呈现在大家眼前,分厂心服口服立即对该心盘进行了分换。由于他的认真负责,避免了行车运用安全隐患的发生。分厂也以此为案例进行了全员岗位培训。
他追根溯源,弄清问题找原因。根据外部反馈问题统计,制动主管漏泄相对较多,于是他在检查时重点关注制动主管的组装质量,并跟踪制动主管组装及试风过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发现分厂试风人员在主管保压试漏时操作不规范,试漏剂涂抹较多,轻微的风压漏泄量不足以吹起试漏剂,存在当时不漏过后漏的问题,试风人员不易发现。他及时将该现象反馈给分厂,分厂技术人员确认后,非常重视,立即要求试风人员在主管保压时适量涂抹试漏剂,能够更加直观快捷的发现法兰漏泄,最终取得了明显效果。
他耐心讲解,妥善处理解难题。在日常的工作中,分厂电焊工在车下电焊作业时,为了引弧方便,将手制动拉杆与导架点焊在一起。他当即开具了处置通知书,员工很不理解,那不就是一个焊点嘛!他就耐心的给员工讲解可能造成的质量隐患及案例,一旦手制动拉杆被焊死,车辆调车作业时就可能失去制动性能,造成车辆脱线或人员伤亡。员工听完之后,了解到这么做的危害性,马上进行了整改。通过他的讲解,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他认真严谨,搭建质量防火墙。有一次,分厂交车人员为了赶任务着急交车,拿着返工车辆修复后的照片和新阀票让他直接确认返工合格并盖章交验,他说,再着急也得等我现场确认合格。于是便拿着手电下了厂房,经确认,需要更换的新阀就摆在旁边,工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班组员工相互交代不清,把有问题的阀体又装回到了现车上,他当即下达处置通知书并责成分厂进行教育处理。由于他工作认真,再次避免了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一年来,经过他手中交验的车辆超千辆,取得了直接责任反馈率为零的好成绩。
他,就是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质量标兵、标准作业第一人、质量保证部检查员刘兴龙,一名为公司质量品牌默默奋斗的践行者、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