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山西日报:中车大同以数字之力赋能智造未来

来源: 2025-10-21

  

  寒露已至,天澄气爽。走进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同公司”)的生产现场,浓厚的数字化气息便扑面而来。顶升、旋转、平稳前行——在总装分厂的电器屏柜制造单元,几台被职工亲切地称为“小平头”的AGV智能转运车正沿着既定路线高效穿梭。它们根据预设程序和精准感知系统,不仅能自动识别并避开障碍,将物料精准送达指定工位,还能灵活调整路径以匹配生产节奏,宛如产线中不知疲倦的“物流管家”。

  面对席卷而来的数字化浪潮,中车大同公司已将数字化转型确立为发展主线,并以智能制造为具体实践路径。公司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持续探索、稳步迈进。这一战略转型不仅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其顺应技术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数字引领两化融合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数字化转型并非零散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关乎全局的系统性战略重塑。“十四五”以来,中车大同公司稳步推进数字化改造,加快“数字同车”建设步伐,努力以数字化支撑企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该公司组织专业力量,精心编制《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公司数字化工作远期战略目标》《公司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八大规划,从战略层面系统勾勒出数字化转型的“航海图”与“指南针”。这些规划并非束之高阁,而是切实转化为一系列重点数字化项目的行动指引,也是对企业数字基因的全面重塑。

  为确保规划落地见效,该公司建立起高效顺畅的跨部门协作机制,显著提升了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同效率。通过定期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组建联合攻关小组等方式,共同破解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跨领域、跨职能难题,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公司还统筹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驾驶舱、生产指挥数据驾驶舱、经营管理数据驾驶舱和智能产品研发数字化体系——“三舱一体系”建设,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新阶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同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中车大同公司从转型路径设计、能力体系建设、服务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推动产业链全要素融合创新。公司申报的“电力机车造修一体化精益生产制造能力”项目成功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成为中车旗下首批获此认证的三家子公司之一,标志着公司在两化融合领域达到较高水平。

  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持续稳步提升。据统计,该公司由2020年的81.4分提高至2024年的93.02分,实现质的跨越。2022年11月,作为中车旗下四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造修一体化精益生产制造能力”项目纳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方向,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凭借一系列扎实成果,公司先后获评山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称号,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数据驱动打破孤岛让“血液”在内部流动起来

  “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了大量无效劳动,既提升了产品质量一致性,也节约了场地空间;现在通过一个终端就能导入生产计划、物料信息、工艺文件等,智能指导完成各项任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生产制造领域,数字化产线建设成效明显,中车大同公司分厂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对数字化产线带来的变化感受深切。

  数字化创新,其核心在于实现数据驱动,这就要求打破数据孤岛,让数据在企业内部真正流动起来并发挥价值。中车大同公司创新构建统一的ESB服务总线平台,在两年内完成系统间数据调用190余万次,系统集成率达到94%,真正让数据在企业内部“流动起来、应用起来”。

  数据如同企业的血液,必须保持畅通。该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开展数据治理,建立完善的数据标准体系,健全数据质量管理机制,为数据价值释放奠定基础。

  如今,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采购物流到销售服务,数据在中车大同公司各业务环节流动,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在主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中,该公司始终坚持“一个标准、一套数据”的理念,实现物料、供应商、客户等核心数据的统一治理与共享。数据质量的有效提升,使企业经营决策更加精准高效。财务部门员工表示:“现在提取和分析数据更加便捷,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准确直观,节省了大量时间,也让决策更有依据。”

  数据价值的深入释放还体现在产品服务创新中。该公司搭建了完善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智能分析,为客户提供预测性维护等服务,构建“制造+服务”新模式。客户服务部门员工谈道:“我们如今销售的不仅是机车产品,更是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以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构建企业级数据平台,依托PLM、SAP、MES等数字工具进行数据分析,覆盖业务全生命周期,形成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企业决策与管理机制。

  智能运营系统工程让公司管理更加高效明晰

  2022年,中车大同公司启动产业数字系统工程项目。依托复兴型八轴货运电力机车项目的数字化工程,公司持续聚焦产品与服务、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四大数字化方向。从战略层面加快转型步伐,统筹推进“三舱一体系”建设,让“高质量发展新同车”的愿景愈发清晰。

  在经营管理驾驶舱建设中,公司以关键经营指标的自动获取、监控、分析和可视化为重点。这实现了经营活动的透明化和决策的数字化,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实时掌握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营问题。这如同为企业配备了精准的“数字仪表盘”,让管理更加高效明晰。

  当走进生产调度指挥中心,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的可视化数据监控大屏立刻映入眼帘。屏幕上,生产计划自动排产、物料需求自动生成、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生产数据自动统计等一系列数字化功能集中呈现,屏柜组装、机车总装等主要工序的生产进程信息清晰可见、实时更新。

  “这套系统带来了生产管理方式的根本变革。它逐步替代了传统低效的手工记录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还能对潜在生产问题实现智能预警,保障生产线平稳运行。”生产制造部调度人员讲解道。如今,在中车大同公司的车间里,数字化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具体实践。从零部件的精准追溯到整车装配的协同作业,数据驱动着生产的每一个节拍,让智能制造的蓝图变为现实。

  面向“十五五”,中车大同公司将从业务、区域和职能三个层面协同推进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使数字化逐步覆盖各个环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强劲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