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云峰)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近年来,中车大同公司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成长平台、畅通发展通道等系列举措,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劳动“尖兵”,汇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
该公司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高端结对子等方式,积极推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与资深技术专家工作室联合攻关,促进高技能人才更好地参与到研发、创新、制造最前沿。近年来,该公司产业工人共获实用新型专利60余项,涵盖数控切割、焊接自动化、工装夹具、数控折弯、机车调试等生产技术领域。其中,8项作品入围《焊接“技能小窍门”》系列丛书。
通过编发实施《“双师型”人才管理办法》,该公司鼓励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申报,具备条件的工程师考取技师职业资格,积极培育集技师与工程师于一身的“双师型”人才,并给予一次性奖励。目前,该公司已培养“双师型”人才45名。
为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该公司全面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双备案”政策,构建起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基础、以核心人才为代表的“7+4”职业发展体系,有效畅通产业工人成长通道。目前,该公司有各类技能专家42名。
今年,该公司将着力从建机制、搭舞台、重激励、强引领全链条入手,不断优化产业工人成长环境和路径,让众多产业工人步入成长成才“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