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详页

“汇聚劳动力量 打造亮丽名片”——公司职工演讲比赛总决赛圆满结束

来源: 2015-11-03
   这里有在生产一线默默坚守10年的物料整备工人,这里有刚迈出校园就跻身“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团队的青年设计人员,这里有将车辆神经脉络、甚至毛细血管都全部打通的车辆调试工人,这里亦有视质量为生命,为长客职工端稳饭碗的基层质检人员……10月30日下午3:00,伴随着赛场上11名演讲者朴实无华的动情讲述和大屏幕上重现劳动之美的生动画面,参赛选手讲述的劳动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名片的铸就者,长客梦的圆梦人。
  本次“汇聚劳动力量 打造亮丽名片”职工演讲比赛由公司工会主办,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牛得田及党群各部门领导观看了总决赛,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迟海波,《工人日报》驻吉林记者站站长彭冰、《吉林工人报》社长、总编孙滨利、长春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刘晓华、长春市总工会文化宫主任周彦利担任了总决赛的评委。比赛过程中,选手们或激情澎湃,或庄重严肃,或胸怀忧思,或娓娓道来,那些工作中亲历、亲为、亲见、亲闻的劳动榜样和感人事迹,无不引起场上场下的心灵共振。
  当大屏幕上总书记、总理视察长客的镜头和钢轨上列车呼啸驰骋的画面一遍遍闪现时,长客六十载风雨辉煌既让人骄傲振奋,又让人心生敬畏。
  “2015年6月1日,世界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横空出世,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记住它的名字,中国中车。融合全球,打造世界一流跨国企业,我们奋斗至上;肩负发展重任,把产品质量提升到国家尊严的高度,我们行者无疆。”来自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的1号选手杜建开场就大气磅礴,他将高铁工人的岗位劳动与开启中车发展新征程的伟大使命联系在了一起,着眼历史、放眼未来,增进了聆听者对“同一个中车、同一个梦想”的精神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
  “从中国瓷器到中国地铁,一样的闻名于世界,不一样的内涵和影响。大国重器,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富强昌盛,更实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来自客车制造中心的马鸿辰,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古论今,将闻名遐迩的中国瓷器与享誉中外的城铁客车进行类比,将“中国制造”引向“中国创造”,摇响了新思路上的“梦驼铃”。
  来自动力厂的参赛选手徐才婷从公司首席操作师罗昭强“由一名维修电工到公司4000多套制造装备权威的‘诊断专家’和‘妙手神医’的华丽转身”入题,将“创新”一词带进了人们的视野,道出了长客职工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用“创新劳动”顺应形势、加速发展、擦亮名片的时代风采。
  转向架制造中心的演讲者董秀红将全国劳动模范李万君、党的十八大代表谢元立的心里话说给大家听,讲述身边为“中国制造”负责,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担责,用行动践行 “焊接艺术化、加工标准化、涂装完美化、装配精细化”“四化”标准的铁军精神。
  来自铁路客车业务部的郭爽在讲述《最美的高铁“逆行人”》时,身后大屏幕上售后人员“月明而作,日出而息”的作业画面无不让人感动、钦佩,他们逆日落而行、逆繁华而行、逆人流而行的背影,给人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经过激烈角逐,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汪亚男、客车制造中心马鸿辰、动力厂徐才婷荣获一等奖,冲压件分公司仝俊熙、转向架制造中心董秀红、铁路客车业务部郭爽、质量保证部于成好荣获二等奖,客车制造中心郭秋君、电气研发部雷鸣、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杜建、生产物控部孙健荣获三等奖。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转向架制造中心、客车制造中心、动力厂、冲压件分公司、生产物控部、质量保证部、铁路客车业务部、电气研发部9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不过短短的几十分钟,来自不同岗位的11名演讲者代表长客万余名劳动者发声。或许,他们的演讲技巧略显稚嫩,或许他们的语言表述略显朴实,但是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他们的字字句句、一招一式都铿锵有力、无比坚定、充满力量。
  全国劳动模范谢元立作为出席活动的劳模代表说道:“打造亮丽名片是习总书记的嘱托,更是我们这代长客人的神圣使命。今天的演讲都特别能打动我,我感觉公司每个岗位都有感人事迹,每个岗位都有榜样模范。看到这么多年轻人脱颖而出我非常高兴,自己内心也中充满了力量,长客梦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梦一定能实现!”